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贵妇人

#旧书说# 说起坐落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二楼的中国式古典庭院——明轩(图一至图五),可能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但要说起当初建造明轩的赞助人,很多人都一脸茫然,甚至根本就没听说过。啊!难道明轩不是美国政府出资建造的?

明轩当然不是美国政府出资建造的。它的赞助人就是美国的慈善女王,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贵妇人——布鲁克·阿斯特夫人(Brooke Astor,1902-2007,图六)。

阿斯特夫人的丈夫文森特·阿斯特是纽约房地产大鳄约翰·雅各布·阿斯特四世的儿子。约翰·雅各布·阿斯特四世花了260多英镑和夫人一起参加泰坦尼克号首航,结果双双罹难。文森特继承了父亲的大笔遗产后于1953年和布鲁克结婚,1959年他也因病去世。阿斯特夫人继承了阿斯特家族的巨额遗产后,专心经营她的慈善事业,不赚钱只花钱。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二楼的明轩不过是阿斯特夫人1000多个捐助项目的其中之一。

身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董事,同时身兼远东艺术部顾问委员会的主席一职,阿斯特夫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大都会里建造一座中国园林,全部经费由阿斯特基金会提供。在中国古建筑园林大师、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先生的推荐下,苏州园林设计所提供的一座以“网师园”为蓝本的中国明式古典庭院的总体设计方案问世,夫人梦中的花园,终于有了清晰的形状。

这是中国园林整体出口的第一例,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及国务卿基辛格数度亲临现场,阿斯特夫人更是每日清晨六点四十五分准时到场见证她梦中的花园的实现。五个月后,在1981年,以夫人名字命名的“阿斯特庭院”终于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二楼落成。

如今我们再去看,园子还一如四十年前一样朝气蓬勃。从“中国馆”内的一道月亮门进入,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斗折蛇行的回廊,廊上所用的“金丝楠”均为国务院特批从四川采伐的。走廊尽头是书房,里面错落有致地展示着中国的明式家具。靠墙的长案上有一匾额书“明轩”二字,明轩正是这座“阿斯特庭院”的别称。

从书房里出来,右手边便是一座飞檐亭台。檐上的砖瓦是特地重开已关闭了一百多年的苏州“陆墓御窑”烧制的,这也是乾隆皇帝的御窑。假山瘦石下,虽无明月松间照,但见清泉石上流。

在明轩二百三十平方米这并不大的空间里,是阿斯特夫人求索半生的“中国文化”的缩影,“一池三山”的格局映射的是小小的“我”在天地乾坤中的定位——幼时无解的生命与自然的关联,终于在夫人年近八旬的时候找到了答案。

“这座明代学者隐居的园林和书房,从构想到实现,归功于布鲁克·阿斯特夫人长期以来慷慨的捐助。”——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官方如是评价阿斯特夫人。

谁也不会想到,一生坦荡的阿斯特夫人,背后竟也有着无可奈何的阴影。夫人唯一的儿子安东尼是个浪荡子,在夫人晚年健康状况恶化后多次虐待她。安东尼控制着阿斯特4500万美元财产。他每年以护理者的名义支付给自己230万美元薪水,却不愿在阿斯特夫人身上花1分钱。他辞退了法国厨师,削减了护士人数。他把阿斯特“关”在破旧荒废的住宅内,她的卧室冬天冰冷刺骨,她所睡的睡椅肮脏破旧,散发出恶臭。安东尼还不准母亲与她最喜欢的两只狗见面。

2006年7月,阿斯特的孙子菲利普·马歇尔一纸诉状将他的父亲、前外交官安东尼·马歇尔告上了法庭,指控父亲虐待祖母。这桩官司赢得了美国超级富豪——大卫·洛克菲勒,及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人的支持,他们挺身而出只为了那个已104岁高龄的老妇人:布鲁克·阿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