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中年《马达.莲娜》轻羽

从前当我在澳门遇到一些初相识的朋友,我都会打趣地问:“你们是否经常会去赌场碰运气?”后来我知道这种问题十分幼稚,因为大部分在澳门生活和工作的市民都不会进赌场。若要进入赌场,除非就是在那里上班。以往澳门予外地人的感觉就是声色犬马,醉生梦死。然而,就像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澳门其实都有一批营营役役,踏实工作的普罗百姓。由澳门电影工作者陈雅莉导演的作品《马达.莲娜》,让观众穿梭澳门横街窄巷,感受晨曦和静夜的生活气息。

电影名称就是一对男女主角的名字。马达多年前从内地来澳,从事晚间的士司机;莲娜来澳几年,为了生计而早晚从事两份以色相迎人的工作。二人都是天涯沦落人,相逢就在一瞬间。故事主线不算新鲜,时空背景设定在十多年前的澳门,赌业经营权开放不久的年代,澳门特区的经济再度起飞,可是本土劳动力不足,外劳将澳门视为赚钱的欢快地。男女主角从认识至相知,情节铺排十分细腻,关系发展是意料之内。然而,故事末段揭开莲娜不为人知并刻意隐藏的过去经历,剧情急转直下,观众期待看到的大团圆结局一下子消失无踪。

有一种说法为“缺憾美”,说到底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们到头来只能无奈接受,然后期盼更美好的未来。《马》电影完场时男女主角黯然分手,接着惯常播映工作人员名单字幕。我与太太起身离场,接近出路门口时却看到银幕播出“彩蛋”,其实即是额外片段或花絮,男女主角不知在多少年后重遇……我想:原本的结局见证了“放手给予幸福”,岂不更佳?当然,我也明白娱乐电影给观众圆满结局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近年香港社会气氛欠佳,故事圆满收场才可以予人追求幸福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