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性格桀骜不驯爱出风头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两次被解职

麦克阿瑟军旅生涯中被解职2次,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其性格桀骜不驯,爱出风头造成的。

一战期间,麦克阿瑟因为其行为乖张与远征军总司令部人员结怨,他在美国军界就被视为花花公子,徒有其表而没有硬核实力。麦克阿瑟率领的彩虹师部队因作战英勇,他本人更是身先士卒在法国前线浴血奋战而数次获颁勋章,并升任第84旅准将旅长,在一战结束后担任彩虹师的代师长。

1925年,麦克阿瑟晋升为少将,而随着战争的结束,他的军阶也就到达了天花板,但是他的脾气却没有任何收敛。1930年,美国总统胡佛邀请麦克阿瑟出任陆军参谋长,但麦克阿瑟考虑到当时世界正陷入大萧条,军费开支必定会削减而可能会出力不讨好,最后还是在其母亲的力劝下接受该职务。

麦克阿瑟在担任美陆军参谋长期间,其军衔自动升为上将。在任期内,他由于提前预判战争可能即将来临,据理力争为美陆军在大萧条时期的军费不减反增。由于麦克阿瑟的未雨绸缪,使得美陆军的战斗力提高,时刻处于战备状态为后来的二战争取了宝贵的准备时间,就连罗斯福都称赞他挽救了美国陆军。

不过麦克阿瑟也以此沾沾自喜,有点飘了。他由于主张提前让菲律宾提前独立而与罗斯福起了争执,更是在总统办公室里被麦克阿瑟诅咒。罗斯福是不会轻易放弃菲律宾的战略地位,一旦让菲律宾彻底独立,美国的驻军就无法驻守菲律宾,潜在的敌人会以此为跳板,威胁美国夏威夷以及本土的国土安全。因此对于即将任期届满的麦克阿瑟,其去留问题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而此时菲律宾在1935年取得半独立地位,菲律宾总统奎松要求麦克阿瑟监督菲律宾军队的建立。而当时由于菲律宾已经取消了总督制,美国驻派官员只能以高级专员的身份任职。这就意味着麦克阿瑟如果以高级专员去履职,就会脱下军装以文职身份履职,这是他不能接受的,于是他提出以军事顾问的身份前往菲律宾。

但是一旦卸下美国陆军参谋长的身份,麦克阿瑟的临时上将军衔就会消失,他的军衔会恢复到担任这个职务前的少将军衔。爱面子的麦克阿瑟与罗斯福申请在菲律宾履新后再卸任陆军参谋长的职务,这样就能以上将的军衔在菲律宾履新。麦克阿瑟这一举动除了其性格使然外,是由于不想辱没其父亲的荣誉,他的父亲曾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名将,更是菲律宾起义后曾担任菲律宾总督。麦克阿瑟这时所取得的成就还无法比肩他父亲,于是为了不过于跌份,才坚持要求要以上将军衔履新。

罗斯福原本想做个顺水人情同意了麦克阿瑟的请求,但是在麦克阿瑟赴菲律宾之际临时反悔。这让麦克阿瑟相当恼火,痛骂罗斯福是小人。作为回应,罗斯福解除了麦克阿瑟在美军的一切军职,让他提前9年从美军退休,随后两人正式分道扬镳。罗斯福出尔反尔明显是为了要压下麦克阿瑟的嚣张气焰,防止他以下克上。

尽管后来菲律宾让麦克阿瑟担任了元帅,军衔提高了一大截,但是失去美国的军援支持后,麦克阿瑟在菲律宾的工作举步维艰,装备老旧落后,甚至连他的得力助手艾森豪威尔也被调回了美国。而由于其在美国军界的人缘极差,屡次求援也遭到冷遇,以至于麦克阿瑟在珍珠港事件前实质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元帅,直到美国参战后,麦克阿瑟才被转为美军现役,之前都是被美军除籍,任其自生自灭。

到了朝鲜战争时,麦克阿瑟已经是誉满全球,他恃才傲物的性格更加无法无天。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后,朝鲜人民军在面对美军的降维打击下溃不成军,而苏联原以为美国只是想打代理人战争,没想到麦克阿瑟会亲自跳下战场而怯战,以至于麦克阿瑟有了得陇望蜀的念头,妄图一举占领朝鲜半岛。

美国的暧昧态度让麦克阿瑟有了越过三八线的底气。面对麦克阿瑟的势如破竹,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曾电告麦克阿瑟,在他今后采取行动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做出解释和声明,一切服从作战需要。在此背景下,麦克阿瑟从1950年9月30日开始,让大批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在战场上占据上风的李承晚和他的将领都在说,这条线只是地图上的,在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而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也对麦克阿瑟的举动采取了默认,在听到印度大使的一旦美军越过三八线我们就干预的传话警告后,他觉得这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显然我们对美国的警告因其对自己军事力量的高度自信而当做了耳边风。

10月麦克阿瑟在威克岛会议上会见了杜鲁门,杜鲁门授予麦克阿瑟第五枚杰出服役勋章。对中国可能出兵构成威胁后,麦克阿瑟予以否认,称他希望能够在圣诞节前将第八集团军撤回日本,并在年内派遣一个在欧洲服役的师前往朝鲜半岛。他认为苏联干预的可能性才是一个更严重的威胁。

一个月后,情况发生了变化。10月下旬,多国部队交战过程中发现中国士兵驻扎在朝鲜,给多国部队造成了重大损失。然而,威洛比淡化了中国干预战争的证据。据他估计,在中国驻扎的中国士兵多达7.1万人,而实际人数接近30万人。11月24日,CIA向杜鲁门报告说,虽然在朝鲜的中国军队可能多达20万人,“但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军队计划进行重大进攻行动”。

也就是说麦克阿瑟越过三八线是经过半授权的,美国的官方态度也是半推半就,而且还授予了麦克阿瑟的灵活调动军队的权力。不过麦克阿瑟的冒进让其在第二次战役中创下了美陆军最耻辱的败绩后,战败的责任也就只能让其背锅了。

至于麦克阿瑟想使用扩大战争态势的问题,其实也不是他一人的主张。最早是美军参谋长柯林斯提出的,并与麦克阿瑟讨论了在朝鲜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后来他要求麦克阿瑟提供苏联的目标清单,以防苏联参战。

麦克阿瑟1951年在国会作证时说,他从未建议使用核武器。他曾经考虑过用放射性毒物切断朝鲜的计划。他当时没有建议这样做,尽管他后来在1952年向当时的当选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过这个建议。1954年,在他死后发表的一篇采访中,他说他曾想向对方军事基地投放,但在1960年,他对杜鲁门关于他提倡使用的声明提出质疑。杜鲁门发表了一份撤回声明,声明他没有证据证明这一主张,这仅仅是他的个人意见。

1951年4月,参谋长联席会议起草命令,授权麦克阿瑟对满洲和山东半岛进行核攻击,前提是中国对其军队发动空袭。第二天,杜鲁门会见了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戈登·迪安,并安排把9枚马克4型核弹交给军方控制。迪恩对把如何使用这些核弹的决定权交给麦克阿瑟感到不安,因为麦克阿瑟缺乏对核武器及其影响的专业技术知识。参谋长联席会议也不太愿意把它们交给麦克阿瑟,因为害怕他过早地执行他的命令,他们决定由核打击部队向战略空军司令部报告。但是后来美国把麦克阿瑟想使用核弹的狂热行径当成了把他裁撤的原因之一,而事实是在朝鲜战场使用核弹在当时美国是可以讨论的议题。麦克阿瑟只不过是事件泄露后为“灭火”的替罪羔羊。

1951年1月,美军失守汉城,杜鲁门和麦克阿瑟都被迫考虑彻底放弃朝鲜半岛。欧洲国家并不认同麦克阿瑟的世界观,不信任他的判断,他担心他会利用自己在美国公众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重新把美国的政策重心从欧洲转向亚洲。他们还担心这可能导致与中国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更可能引发核大战。因为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承诺如果对方受到攻击,双方都将发动战争,美国对中国的攻击可能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在1950年12月访问美国时,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曾引起英国和其他欧洲政府的担忧,称“麦克阿瑟将军在作秀”。

在李奇微的指挥下,于1951年3月,美军夺回了汉城,并向三八线挺进。随着军事形势的改善,杜鲁门看到了通过谈判实现和平的机会,但在3月24日,麦克阿瑟呼吁中国承认自己被打败了,这挑战了杜鲁门想和谈的建议。

4月5日,众议院共和党领袖、众议员约瑟夫·威廉·马丁在众议院大声宣读了麦克阿瑟对杜鲁门的欧洲优先政策和有限战争战略的批评信。这封信的结尾是:

在亚洲,东方阵营选择在这里为征服全球而努力。在这里,外交官们仍然在用语言进行斗争。如果在朝鲜战场战败,欧洲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打赢了它,欧洲很可能会避免战争,也能维护自由。正如你所指出的,我们必须赢,胜利是无法替代的。

1951年3月,美国秘密截获的外交文件披露了秘密对话,麦克阿瑟将军向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日本大使馆表示,他将成功地将朝鲜战争扩大为全面冲突。当截获的文件引起杜鲁门总统的注意时,他得知麦克阿瑟不仅试图增加公众对他指挥战争的立场的支持,而且还秘密地通知外国政府,他计划采取违反美国政策的行动。杜鲁门无法立即采取行动,因为他无法透露拦截邮件的存在,而且麦克阿瑟在美国公众和国会中的支持率很高,杜鲁门也生怕会遭遇美国公众的反对。然而,在众议员马丁于4月5日公布麦克阿瑟的信后,杜鲁门得出结论,他可以解除麦克阿瑟的命令,而不会造成不可接受的政治损害。

杜鲁门召见了国防部长马歇尔、参谋长联席会议(JCS)主席奥马尔·布拉德利、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和艾弗雷尔·哈里曼,讨论如何处置麦克阿瑟。他们一致认为应该解除麦克阿瑟的指挥权。杜鲁门和艾奇逊认为麦克阿瑟是不服从命令的,但是参谋长联席会议避免了任何关于不服从的暗示,麦克阿瑟本可以申请一个类似比利·米切尔那样的军事法庭。这种审判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很可能会判他无罪并下令恢复原职。参谋长联席会议一致认为,“几乎没有证据表明麦克阿瑟将军没有执行参谋长联席会议的直接命令,或是违反命令行事。”

但事实上,布拉德利坚持说,“麦克阿瑟违反了总统12月6日的指示,即不要就政策问题发表公开声明,但这并不构成违反JCS的命令。”尽管如此,杜鲁门还是命令李奇微取代了麦克阿瑟,该命令于4月10日由布拉德利签署。

1973年12月3日《时代》杂志的一篇文章援引杜鲁门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话说:我解除他(麦克阿瑟)的职务是因为他不尊重总统的权威。我解雇他不是因为他是个蠢货,虽然他是,但这对将军来说并不违法。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中有一半到四分之三的人会坐牢。“

杜鲁门因与国会沟通后而对麦克阿瑟进行了解职,导致了美国一场宪法危机和一场公众争议。民调显示,大多数公众不赞成解除麦克阿瑟职务的决定。到1952年2月,也就是将近9个月后,杜鲁门的支持率已经下降到22%。截止2014年,这仍然是历任总统民调支持率最低的记录。由人小理查德·罗素主持的参议院联合委员会调查了麦克阿瑟的解职原因,它的结论是,“罢免麦克阿瑟将军是在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范围内,但当时的情况对民族自豪感是一种冲击。”

综上所述,麦克阿瑟太过于高调,任何美国总统都无法容忍他的行事风格,因为他的性格看起来是不容易控制,而且还可能会有以下克上的风险。这是美国的文官体系无法容忍的,很容易动摇美国的三权分立的立国基础,让美国出现军政府的苗头。麦克阿瑟的解职也就成为了他与美国总统争夺军权失败后的必然结果,谁也无法挑战美国的立国基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