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被独自钉上耻辱柱的元帅-格鲁希

格鲁希,1766年10月23日-1847年5月29日)法国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军人和世袭侯爵,法国元帅。波旁王朝复辟期间,格鲁希被任命为监察长,百日王朝期间,格鲁希又为拿破仑服务。

1815年4月15日,因为了保王党在南部的叛乱,格鲁希被授予元帅权杖,时年48岁,他也是拿破仑所晋升的最后一名元帅。

格鲁希先是指挥北方军团的骑兵军,后来指挥北方军团的右翼(第三、四军和第一、二骑兵军共3.3万人)参加了6月16日的利尼之战和6月18日的瓦夫尔之战(均是击败普鲁士军队的战争)。由于格鲁希既未能支援数英里之外的皇帝在滑铁卢的作战(滑铁卢之战在6月18日展开,从上午打到傍晚),因为他从来唯命是从,死抱着6月17日拿破仑给他发出的命令,又没能阻止皇帝让他追击的布吕歇尔军团支援威灵顿的英荷联军,从而加速了皇帝的战败。

表面上看,确实是格鲁希的错。如果格鲁希成功追上布吕歇尔的普鲁士军团,将其歼灭或者打残,或者将普鲁士军团跟英荷联军分开,拿破仑陛下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吃掉威灵顿,再调转枪头,一口气吃掉布吕歇尔的普鲁士军团。

可是他没有,哪怕战役已经打响,他依然固守着拿破仑交给他的命令,跟在布吕歇尔后头,却没有赶上,也没有选择挥师回援。

1815年初,拿破仑在厄尔巴岛获悉反法联盟在维也纳会议上由于分赃不均而几乎分裂,率旧部逃离厄尔巴岛回巴黎,重登帝位。英、普、奥、俄等国君主停止争吵,结成第七次反法联盟,集结了70万重兵,准备分头进攻巴黎。

6月18日,拿破仑率兵12万余抵达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南的滑铁卢村,与盟军中英国将军威灵顿所率的6万兵相遇。拿破仑判断,英军阵地的弱点在中段。他决定佯攻英军右翼,重点攻中段。

上午11时,法军开始攻击英军右翼的乌古蒙堡,形成对峙。午后一时,正当拿破仑想以主力猛攻英军中段阵地时,忽然获得布吕歇尔集结的普军来援英军的消息,拿破仑被迫从总预备队中抽出两个骑兵师阻滞普军。同时,火速传令原负责追击普军的格鲁希立即回师支援滑铁卢,一面猛攻中段。英军顽强抵抗,双方伤亡很大。

下午6时,拿破仑占领了中段的圣拉埃村。由于争夺战异常激烈,英军开始支持不住,法军也难以再扩大战果,双方都等待援兵。最后,英军盼来了布吕歇尔的3万援兵,而法军的援军却没来,于是战局急转直下,拿破仑腹背受敌,最后大败。在这个战役中,法军损失3.2万人,联军损失2.3万人。滑铁卢战役后,联军很快攻占巴黎,拿破仑再次退位,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

实际上关于拿破仑的战败,格鲁希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时拿破仑手下有12万人,在林尼战役击败普鲁士之后派遣格鲁希率领3.3万余法军追击。

而实际上格鲁希并没有追上布吕歇尔的普鲁士军团,甚至连普鲁士军团的情报都没有侦查清楚,便给拿破仑提交了一份模棱两可的报告,导致拿破仑无法准确掌握普鲁士军团的动向,为整个滑铁卢战役埋下一个伏笔。

而在最关键的战斗打响之时,格鲁希的性格缺陷暴露无遗,犹豫不决,死守命令,甚至优哉游哉。(电影《滑铁卢》中有这么一个镜头,内伊坐在马上捧着篮子优哉游哉地吃着樱桃还是什么,听到后面的炮声以及将领的劝说犹豫了一下,然后继续悠哉前进。)最后被布吕歇尔率先赶回主战场,支援威灵顿的军队,赢得了胜利。

在《滑铁卢》这部电影中,对于内伊的冒进场面是这样的。威灵顿故意下令全军后退一百步,实际上就是一招请君入瓮,而内伊恰恰就上当了,以为威灵顿扛不住要撤退了,想来个追穷寇,指挥骑兵冲向威灵顿,结果完全没有料到后面就是威灵顿的空心刺猬大阵,大量精锐法国骑兵被英国人的排枪放倒,令拿破仑大为光火。

事实上内伊的确如此鲁莽无脑,甚至比电影中更为夸张。他完全不懂得兵种配合,大量的骑兵预备队白白地牺牲在英军的方阵前。冲锋中,他的坐骑换了五次,虽然也击溃了十个步兵方阵中的七个,但因为没有派足够的步兵和炮兵支援而全部失败了。而实际上只要拉几门炮上去,再配合骑兵冲锋,威灵顿的空心刺猬大阵根本不够看。

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回法国之后,确实如秋风扫落叶一般迅速收拢曾经的队伍以及来的军队,而且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支持,迅速夺回王朝。当他得知反法联盟又成立并且准备攻打法国,便打算立即组织军队,但是当年远征俄国回到法国不到几万人,百战老兵基本都死光了,新兵尚未成长,而拿破仑自己也身患疾病,无法集中全部精力去指挥作战,导致出现一系列指挥失误。

拿破仑有二十六位元帅,但是当他重登皇位后跟随他的却不是最优秀的几位,除了苏尔特,其他几位严重缺乏大局观。

在电影《滑铁卢》中有这么一段,拿破仑在回到巴黎之后苏尔特向他报告说威灵顿和布吕歇尔集结的大军兵分两路,他嘲笑他们根本就是自寻死路。

实际上拿破仑确实很骄傲,自大轻敌,拒绝了苏尔特集中力量先解决英军的建议,分兵两路,最后惨败。

从一开始拿破仑就没有真正完全掌握联军情报,很多情报都是模棱两可,甚至根本不知道威灵顿的军力部署,导致连吃大亏,纵然拿破仑天纵英才,法军拼死作战,甚至有机会获得一场胜利,结果照样输得一败涂地。

实际上对于滑铁卢一战拿破仑的失败分析很多,这里就不再献丑,仅仅挑选少部分做个谈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