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瓦托雷-斯基拉奇:1990年意大利的“非主流”英雄

足球小智—这是1990年世界杯最著名的影像之一。bkx世界杯,我们看到了加斯科因的眼泪,卡尼吉亚被喀麦隆的马辛铲得飞了起来,还有这副面容、这个眼神——他狂野的眼睛里放射出激烈的、几乎是来自异世界的光芒;他张开大嘴,欣喜地狂吼着;他的两条手臂放肆地张开,青筋鼓胀起来,似乎有些精神失常,又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四个星期的比赛中,我们对萨尔瓦托雷-斯基拉奇的这种庆祝场景越来越熟悉。而这四个星期,或许也是他职业生涯乃至人生的缩影。

随着世界杯的进行,意大利一路高歌,他的进球也停不下来。这个赛前还默默无闻的前锋几乎把意大利推到了决赛场上,也借着bkx世界杯名扬天下,当然,还有他那瞪得滴溜圆的眼睛和张扬的庆祝动作。电视机前的我们也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了。斯基拉奇仿佛是意大利的“非主流”英雄,他的闪耀虽然如流星般短暂,却又如阳光般灿烂。

事实上,在世界杯前,没有多少人认为斯基拉奇会发光发热。的确,他在尤文图斯的第一个赛季表现不错,打进15球是队内最佳射手,帮助球队获得意大利杯和联盟杯。但在国际赛场,他甚至连替补席都很难坐上。25岁的他去年才踢上意甲,只在1990年3月和瑞士的友谊赛中收获一次国家队出场记录。更何况,既然你已经有了维亚利、曼奇尼、巴乔和卡内瓦莱,斯基拉奇又怎么可能会成为首选呢。

但斯基拉奇也并不是第一次和命运作斗争了。他出生在西西里岛巴勒莫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里的一个穷困人家,光是为走出这里他就拼尽了全力。他没能完成学业,甚至没有一个公园或者一块场地让他磨练自己的足球技术。斯基拉奇和他的小伙伴们经常在约定的街角周围练习足球技术,而他也很快获得了“天才”的美誉。当地居民经常透过窗户或者站在阳台上看斯基拉奇用脚下技术统治这片街区。

他的才华在当地业余俱乐部巴勒莫阿玛特(Amat Palermo)得以施展。他每进一球就能得到1.5英镑的奖励。他没在这里待多久,就被丙二球队墨西拿相中,来到西西里岛的另一边踢球。斯基拉奇在这里度过了7个充实而有收获的赛季,不过关注度并不是很高。他早期的职业生涯还算稳定,但也只能说是稀松平常的足球人生。1986年,他帮助墨西拿升入意乙联赛。不过意甲依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1988-89赛季,“疯子”泽曼入主墨西拿——但那时候泽曼的风格还不像现在这么激进。正是在泽曼的的领导下,斯基拉奇开始焕发出光芒。35场23球的成绩是他职业生涯最好的答卷。一个赛季以后,泽曼被意甲球队福贾相中,而斯基拉奇也得到了大球队的关注。

尤文图斯掏出300万英镑把斯基拉奇带到了都灵城。此时的尤文图斯正希望重塑他们八十年代中期的辉煌。斯基拉奇的首个赛季打进15球,仅次于范巴斯滕、巴乔和马拉多纳,对意甲一年生而言这个成绩可谓骄人。不过,他仍然不是意大利队的首选球员。论资排辈的意大利并没有什么呼声要求把斯基拉奇列入最终大名单,他能最终入选已是意外之喜。

阿泽利奥-维奇尼,时任意大利主帅,本是一个传统的“小心谨慎”的意大利教头,却在他的22人大名单中选择增加一名前锋而不是中场或者后卫。斯基拉奇因此幸运入选,但他只不过是“最后的备选”,原本是要在实在无人可用的时候才会启用的第五前锋,顺位排在维亚利、卡内瓦莱、曼奇尼和塞雷纳之后。再加上金童巴乔必然作为前锋或者影子前锋出战,斯基拉奇看上去要坐一届杯赛的板凳了。

斯基拉奇对自己能入选最终名单已经足够开心了,同时他自己也清楚自己的位置。而第一场比赛能坐上替补席已是“一大成就”,因为他本来以为自己只能在看台上看完这场比赛——除非队友受伤或者停赛才能让他走上场地。不过,命运就是那么奇妙。

国家队在尤文图斯训练基地进行杯赛前热身准备时,斯基拉奇逐渐向维奇尼展示自己不是“陪太子读书”的第五前锋,他能为球队贡献更多。

意大利和奥地利的比赛在罗马奥林匹克的聚光灯下拉开了帷幕。赛前外界认为,意大利面对不算强大的奥地利应当轻松取胜,为世界杯之旅开一个好头。斯基拉奇在赛前训练中让维奇尼十分满意,从而超越了曼奇尼和塞雷纳进入了比赛替补名单,与巴乔一起坐在了替补席上。首发前锋是卡内瓦莱和维亚利。

但那个晚上的比赛异常胶着,白天的暑热使得这个晚上闷热至极。看台上的意大利球迷们吵吵嚷嚷地为国家队加油,希望国家队拿下这场“应得的”胜利。看台上到处挥舞着红白绿色的小旗子,混杂着喧闹声,布满整座球场。然而被寄予厚望的意大利队却显得有些萎靡不振。

意大利并不是没有机会,甚至可以说是压着奥地利打,然而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无功而返。他们虽然全方位地占据着优势,场上表现也十分华丽,但无论如何就是无法洞穿奥地利门将克劳斯-林登伯格(Klaus Lindenberger)的十指关。他杂技般的表现使得他在两根门柱间竖起了似乎不可逾越的屏障,挡下一次又一次射门。场内的气氛越来越令人窒息,仿佛随时可能爆发。

虽然这只是世界杯的第二个比赛日,但世界杯第一个冷门已经爆出,阿根廷纵使有马拉多纳,也被喀麦隆1-0斩于马下。随着时间的流逝,球场上的球员们焦急地想要获取胜利,却将这份焦虑传递到了球场的每一个角落。

比赛只剩下15分钟,比分依然是0-0。维奇尼扫视了一遍板凳看看有谁可换。他首先跳过了巴乔。一是因为巴乔在国家队还是个新人,技术仍然有待完善,也还需要时间证明自己。同时,维奇尼也考虑到巴乔在从佛罗伦萨转会尤文图斯期间遭受的争议和骚动比较多可能会影响状态。因此他告诉斯基拉奇赶紧热身。斯基拉奇站了起来,开始准备首次为国家队在大赛中出战。维奇尼的这个决定改变了斯基拉奇的一生。

在赛后,斯基拉奇承认在他上场时他还有些害怕。当他换下卡内瓦莱时,他的尤文图斯队友、替补门将斯蒂法诺-塔科尼(Stefano Tacconi)走上来对他说:“伙计,上去进个头球给我们看看。”塔科尼的预言简直神准。斯基拉奇整个赛季都没进头球,而没几分钟,维亚利接到多纳多尼的传球,底线附近送出一记带着旋转的传中,精准地找到了斯基拉奇。斯基拉奇高高起跳,从奥地利中卫佩克尔(Robert Pecl)和绍特尔(Peter Schöttel)的空隙之间顶出火箭头槌攻破林登伯格的十指关。

瞬间球场就沸腾了起来,除了兴奋,还有释然。这一刻起一切都发生了变化。队友们都冲上来对他表示祝贺,意大利也因此1-0获得开门红。这一刻,国家队边缘人变成了最“对”的那个人;斯基拉奇也坐稳了替补席的一个位置——尽管第二场小组赛中他并没有进球,但意大利依然1-0取胜美国。

意大利首战的艰难取胜使得媒体疾呼球队需要变化。球队需要更多的活力、更多的创造力和球门前一锤定音的能力。既然斯基拉奇替补上阵的两场比赛效果都不错,那么为什么不让他在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最后一场小组赛上首发呢?此外,一直坐在替补席上的巴乔也被认为是改善意大利进攻便秘的良药。维奇尼听从了众人的建议,把巴乔和斯基拉奇推上进攻线,而把维亚利和卡内瓦莱放到了替补席上。

这场比赛,意大利的攻击线终于开始焕发光彩。斯基拉奇和巴乔双双进球,巴乔还在一个漂亮的长途奔袭后完成了本届杯赛最佳进球之一,帮助意大利2-0取胜,3战3胜的意大利强势出线。曾经一度磕磕绊绊、锋线仿佛彻底哑火、令人紧张不堪的意大利信心瞬间高涨,人们对他们的未来也充满信心。巴乔-斯基拉奇连线造就了全新的意大利。“有了斯基拉奇-巴乔这对组合,意大利有理由好好狂欢,”次日的《米兰体育报》头版头条打出这样的标题,“这对组合美妙绝伦。”

不管怎么说,意大利终于找到了他们理想的锋线组合,在淘汰赛上一路前行。斯基拉奇信心爆棚,在和乌拉圭的1/8决赛中,他左脚轰出一记世界波让阿尔维斯(Fernando Álvez)无计可施。在禁区前沿接到塞雷纳的一拨之后,他几乎是立刻就拔腿射门,皮球如炮弹一般直窜死角。此刻开始,斯基拉奇彻底从“边缘替补”变成了球队的“希望”。从西西里走出来的穷苦汉子——尽管其他地区的人们都嘲笑他们是“农民”,此时却成为了意大利整个国家的希望。

在和爱尔兰的1/4决赛中,斯基拉奇再次破门,他似乎在门前无往而不利。此刻起,斯基拉奇已经注定要成为意大利的英雄和拯救者。他也成为了首发阵容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也没有人质疑斯基拉奇“打乱了”意大利的世界杯部署。尽管意大利也有很多其他进球的战术和方法,但现在似乎一切的一切都是以斯基拉奇为核心的。更何况,既然他能进球,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从边缘人到国家英雄,斯基拉奇的神奇转变让人不禁想起了1982年世界杯上的保罗-罗西。这种比较倒也十分自然,毕竟斯基拉奇在赛前并没有被认为能入选国家队,更不要说成为国家队主力前锋了。不过罗西在世界杯前早已名扬天下,而斯基拉奇在世界杯前只能说籍籍无名。

此外,罗西当时的入选因为他的“赌球风波”充满了争议,此外,罗西当时也十分缺乏比赛状态;而斯基拉奇一开始只是被认为是前锋线上的最后“备胎”。人们的看法真是容易变化。不过斯基拉奇对这种对比不感兴趣:“罗西是世界冠军,而我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名球员而已。我只想继续干好我的工作。”

整个意大利都希望斯基拉奇能继续进球。半决赛对阵阿根廷,塞尔西奥-戈伊科切亚没能抱住多纳多尼的远射,斯基拉奇补射兜出一道美妙的弧线入网。同样的场景似乎又在上演,因为意大利——目前仍然一球未失——似乎已然进入决赛。狂野的眼珠瞪出光芒,手臂上静脉鼓胀,大张着的嘴巴——所有人都相信,他们的新英雄真的可以把他们一路带进决赛。

如果说斯基拉奇的这段经历能像童话一般美好——比如这个进球把意大利送进决赛和西德对阵——那这个进球就是最好的一篇故事。然而阿根廷没有答应。下半场,卡尼吉亚攻破了曾加的大门,之后阿根廷又在点球大战中取胜,令所有意大利人心碎。斯基拉奇以“一己之力”带领意大利前行的脚步戛然而止。

对斯基拉奇而言,这段经历美妙得难以置信。一个赛前还默默无名的小卒带着世界最佳球队之一在世界杯上前行总让人感觉是玄幻小说。然而这的确是现实——虽然那不勒斯的夜晚飞扬的是意大利人的泪水和伤痛。斯基拉奇并没有在点球大战中主罚点球,他称是因为腿部有恙而无法踢正皮球,同时他的点球也不是特别好。不过在三四名决赛中,他面对英格兰的希尔顿还是罚中了一粒点球,捧走了本届世界杯的金靴奖。

金靴奖或许算是个慰藉,但半决赛的失利更痛彻心扉。他和队友们在更衣室内沉默地坐了好久,他回忆道他哭了好久,抽了好多支烟。世界杯梦已然结束,但斯基拉奇不知道的是,他在聚光灯下的日子也已经不多了。

接下来的赛季,顶着“世界杯最佳射手”和“国家英雄”头衔和期望的斯基拉奇自然得到了更多的照顾,他的进球数也迅速下滑。在1990-91赛季,他只收获了5个进球;1991-92赛季也只不过有6球入账。他的国家队生涯也基本走到了尽头,在世界杯后也只为国家队打进一个球。

在国际米兰度过了失意的两年后,他决定离开欧洲赛场去日本的磐田喜悦闯荡。这里的确更适合他。没有了作为“世界杯英雄”的压力,没有了超越他自身真实水平的期待,他的进球再次纷至沓来。1990年夏天的那一个月,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斯基拉奇身上。然而正如那个夏天不属于意大利一般,斯基拉奇的“好运”也难以持续。16次国家队出场7个进球,其中6个进球都出现在意大利那届世界杯上的7场比赛里。然而,这足以让他的评价上一个台阶。

1990年世界杯是斯基拉奇唯一真正闪耀的时刻、也是他唯一一段名满天下的时光,凭借一己之力几乎把祖国送进了世界杯决赛。斯基拉奇属于90年意大利世界杯,意大利的90年世界杯之旅也属于他。bkx杯赛宛如“斯基拉奇杯”般和他无法分割。那四周,他仿佛就站在世界的中心。尽管未能带领意大利杀进决赛,但他的6个进球宛如天神下凡。

尽管斯基拉奇之后的职业生涯再未如那四周般辉煌,但他给我们留下的记忆却永远闪耀。尽管聚光灯下的日子十分短暂,但只要在最合适的日子里闪耀就能让人们铭记终生。看过那双狂野大眼睛的人们永远记得斯基拉奇那奔放的庆祝动作,永远记得亚平宁的那个夏天斯基拉奇的大爆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